6月CPI同比上涨2.2% 较上月大幅回落

《原子習慣》就是要接續用四條簡單的法則,讓我們可以用來在生活及工作中打造更好的習慣。

文:楊雅雲(綠色行銷專家及綠色產業製作人,也是綠學院的創辦人)、郭家倫(長期致力研究國內生質精煉技術與產業推動發展,專業領域為環境工程、生質能及生質化學品,目前擔任核能研究所化學組綠色化學領域的計畫主持人,也是綠學院的綠色帶路人) 拜讀〈5個假掰文青減塑行為,你中了幾個?〉,感覺真是一針見血地說出了許多人的心底話,無怪乎這篇文章上架三天就破了去年(2018)綠學院專欄排行榜第一名創下的紀錄。更重要的是PLA的灰分非常少,因此燃燒PLA不會顯著增加焚化爐的底灰量,同時也有研究顯示PLA燃燒後不會產生有毒的物質

6月CPI同比上涨2.2% 较上月大幅回落

為什麼你需要看懂這場賽局?作為一個消費者,你不會想要付出健康和醫療費只為了用塑膠製品。疑慮一:生質材料家族之一的生物可分解塑膠,在自然環境中若分解不完全,形成碎片,也可能造成生態危害 因為生質材料發展的時間很短,這部分目前缺乏深入的研究,不過以技術的角度來理解,組成為生質材料的單體,通常是生物可利用的物質,例如生物分解PLA材料時,通常會生成常見的乳酸或其寡聚物,然後再被轉換為二氧化碳、甲烷或水,因此從基本原理來判斷,其被完全分解所需的時間較短,生質材料不會發生如傳統塑膠的塑膠微粒或碎片帶來的生態危害。Photo Credit: Reuters / 達志影像 這也就是為什麼歐盟一開始全力支持生質材料,最近卻開始出現疑慮的聲音,有些地方甚至開始踩剎車,因為大家用放大鏡檢視生質材料,發現它也沒有解決迫切的健康問題。對於期待塑膠回收能解決所有問題的朋友,以技術的角度來看,回收也得老老實實遵守物理學的兩大基本定律,塑膠回收後物性就會開始劣化,因此常只能送到比較低階的應用場景裡,不然就是還要混摻其他材料提升物性,如此塑膠的組合更為複雜,回收再利用的用途會越來越受到限制,所以塑膠回收直接利用是不可能做到完美的封閉式循環。全球瘋禁塑並非因為我們多想減碳,而是發現塑膠竟然會被我們吃下肚裡 雖然由於生質材料(或稱為生質塑膠)的碳足跡普遍低於傳統石化塑膠,因此發展生質材料確實會有助於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(註一),但其實這場材料大戰的目的並非為了減碳。

更重要的是PLA的灰分非常少,因此燃燒PLA不會顯著增加焚化爐的底灰量,同時也有研究顯示PLA燃燒後不會產生有毒的物質。為了幫助你正確判斷賽局,我們今天將以技術的角度補充〈5個假掰文青減塑行為,你中了幾個?〉中沒有時間展開的論點,其實之前的文章〈環保流言終結者—生物可分解塑膠真的比較環保嗎?〉也談過一部分,歡迎你回頭複習。而示威者也對警方投擲汽油彈,但大多未能命中。

港府早已表示已預留12月1日作後備投票日,若11月24日、12月1日都未能選舉,明年1月1日開始,區議會將會出現真空期。中大崇基校門外,防暴警也發射催淚彈及多枚布袋彈。11月11日,香港示威者發起的「三罷」再次演變成多區衝突,除了多區堵路,也發生了多宗嚴重衝突事件。另一片段可見,起火的男子較早前曾在附近追打一群黑衣人。

特首傍晚召開記者會,再次譴責暴力,但在沒有主動提起、記者亦無追問下,兩周後的區選是否繼續舉行仍是未知數。不過,他事後送院,情況危殆。

6月CPI同比上涨2.2% 较上月大幅回落

林鄭6點鐘記者會: 特首林鄭月娥見記者,態度仍然強硬。警方高度關注,將案件交由新界總區調查 ,如發現有違反紀律的行為,會嚴肅處理。」 (相關新聞|林鄭:你們的行為不會得逞,你們的惡行不可能爭取到訴求) Photo credit: Reuters/ 達志影像 然而,11月24日舉行的區議會選舉,建制派候選人被認為處於下風。周日(10日)晚至周一(11日)凌晨多人在港大校園內被捕。

而防暴警一早也到中大、港大、理大3所大學與示威者大打「攻防戰」,理大外連接校園的天橋,有防暴警對校園狂射催淚彈,示威者則在校園設置障礙物防衛,理大校內有多處被人破壞及縱火。而今之亦是反送中運動以來,首次有警員因行為問題「被調查」。中年男隨後脫下上衣,弄熄火,仍能行走。中大、港大、理大攻防戰: 因應衝突示威,香港至少8間大專院校宣布周一(11日)停課。

(相關新聞|示威者遭警轟一槍命危,警方:搶槍、電光火石間未能警告) 有批評指被射擊的2名示威者當時並無武器,質疑警方開槍決定。今日全港各區衝突持續,加上建制派謝偉俊又放風希望儘快取消區選,有指林鄭會借今日的亂局押後甚或取消區選,然而記者會上特首沒有主動提及有關安排,而記者也沒有機會提問。

6月CPI同比上涨2.2% 较上月大幅回落

警方事後指當時有5、6名示威者靠近,其中一人手持「鐵通」,於是開槍,又指控被槍擊的示威者試圖搶槍,警員感生命受威脅下開槍。暴力是不會解決問題,暴力只會衍生更大暴力,讓社會受到更大的傷害。

港鐵多條支綫服務受阻,路面上不少巴士綫未能正常服務。警方大約3點開始清場,再發射催淚彈,示威者往灣仔方向節節後退。不少人相信,若政府押後或取消區選都會引起市民更大反撲,然而現時各方也的確未能保證選舉可以順利進行。男子指罵「全部都唔係中國人」被點火: 下午約一時,馬鞍山一行人天橋,一名親中立場的中年男子與人理論期間,被一黑衣人潑易燃液體,然後迅速點火。有學生說,來集會也是要悼念早前逝世的周梓樂同學。港府及建制派的口吻,都是要「和平」選舉才能順利舉行,又指若暴力持續出現,不可能有公平選舉。

不少學生表示會參與明天(12日)罷課。現場市民追捕「點火男」不果。

多區堵路、交通混亂: 示威者發起「三罷」(罷正、罷課、罷市)同時,也有大批示威者阻塞港鐵,及在多區設置路障,更有示威者直接將雜物掉進路軌。她更警告示威者:「你們的行為不會得逞,你們胡亂傷及無辜市民的惡行,一定不可能爭取到你們口到的政治訴求。

中大的「攻防戰」更是由朝打到晚,早上約8點40分,大批防暴警到中大外一天橋築起防線,向校內發射多枚海綿彈及胡椒球彈。其中一名警員突然對一名示威者拔槍箍頸,另外數名示威者上前救援,警員朝兩人開了3槍,其中一名21歲示威者被擊中,送院急救。

有記者問她今日警員開槍、「鐵騎撞示威者」時,她歸因到示威者的武力升級。Photo credit: AP/ 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: Reuters/ 達志影像 中學生罷課: 超過20間將軍澳區中學,在將軍澳單車館舉行聯校罷課及譴責警暴集會,過千名學生齊集單車館公園抗議警方濫暴。中環人抗爭: 中午時份,中環有示威者與上班族佔路,警方指屬非法集結,發射多枚催淚彈,警員最終寡不敵眾撤退,隨後示威者在中環多處佔路而今之亦是反送中運動以來,首次有警員因行為問題「被調查」。

中大、港大、理大攻防戰: 因應衝突示威,香港至少8間大專院校宣布周一(11日)停課。其中一名警員突然對一名示威者拔槍箍頸,另外數名示威者上前救援,警員朝兩人開了3槍,其中一名21歲示威者被擊中,送院急救。

男子指罵「全部都唔係中國人」被點火: 下午約一時,馬鞍山一行人天橋,一名親中立場的中年男子與人理論期間,被一黑衣人潑易燃液體,然後迅速點火。警方事後將涉事交通警休假(但沒有停職),警方指當時有另一名警員被示威者噴面,於是涉事警員上前支援,駕駛電單車「在示威者穿插,期間被示威者襲擊」。

暴力是不會解決問題,暴力只會衍生更大暴力,讓社會受到更大的傷害。林鄭6點鐘記者會: 特首林鄭月娥見記者,態度仍然強硬。

11月11日,香港示威者發起的「三罷」再次演變成多區衝突,除了多區堵路,也發生了多宗嚴重衝突事件。不少人相信,若政府押後或取消區選都會引起市民更大反撲,然而現時各方也的確未能保證選舉可以順利進行。Photo credit: AP/ 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: Reuters/ 達志影像 中學生罷課: 超過20間將軍澳區中學,在將軍澳單車館舉行聯校罷課及譴責警暴集會,過千名學生齊集單車館公園抗議警方濫暴。港鐵多條支綫服務受阻,路面上不少巴士綫未能正常服務。

現場市民追捕「點火男」不果。多區堵路、交通混亂: 示威者發起「三罷」(罷正、罷課、罷市)同時,也有大批示威者阻塞港鐵,及在多區設置路障,更有示威者直接將雜物掉進路軌。

周日(10日)晚至周一(11日)凌晨多人在港大校園內被捕。中年男隨後脫下上衣,弄熄火,仍能行走。

不少學生表示會參與明天(12日)罷課。今日全港各區衝突持續,加上建制派謝偉俊又放風希望儘快取消區選,有指林鄭會借今日的亂局押後甚或取消區選,然而記者會上特首沒有主動提及有關安排,而記者也沒有機會提問。